潮汕民间舞蹈 -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2-08 08:52:39   浏览次数:492

  隋唐时代,民间舞蹈习俗已形成。隋代每年正月在京城举行盛大的群众性演出,戏场绵延八里长,表演人数逾万。唐代民间节日歌舞娱乐种类更多,像“踏歌”“庙会”“赛神”等,其中“踏歌”就是人们手牵着手,踏地击节,载歌载舞,民间踏歌常常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可见那时民间舞蹈的规模盛况。

  潮汕地区于春秋战国时期已使用铜鼓,当时的俚人(即潮汕原有主人,百越一支的遗裔),能够“铸铜为鼓”,鸣鼓作舞。以后大批汉人南迁,促进了潮汕民间艺术的发展。唐宋以后,潮汕社会经济、文化获得了全面进步,各乡社游神赛会也开始盛行,民间舞蹈随之兴起。据《岭南杂记》载:“潮州灯节,鱼龙之戏,又每夕各市场扮唱秧歌,与京师无异。”明末清初,潮州知府吴颖著的《潮州风俗考》也载:潮州“农者春时数十辈,插秧田中,命一人捶鼓,每鼓一巡,群歌竞作,连日不绝,名曰秧歌”。这跟流行于北方的民间大秧歌极为相似。

  秧歌是明清时代农民在农时节组织忙临时性换工,集体下田,击鼓为号,群歌竞作;休息时,人们以手帕、雨具、汗巾、扇子之类为刀具,即兴歌舞,以为欢乐,故称秧歌。逢年过节,人们也相邀聚演,相沿成习,因流传地区不同,而演化为陕北秧歌、河北秧歌、东北秧歌、山东秧歌等,有人因此认为潮汕英歌舞与“秧歌”存在某种渊源关系。潮阳澄海揭阳等县地方志对民间歌舞也都有所记载,如“正月十五日,有善歌者目为挤伍,妆演方阵迹,迎神衍巷。”“正月十六日,各乡社鸣锣击鼓,以娱乐神明,姿态非常优美,每每聚众千人或数百人不等,其中有穿红衣,头裹红布,手执兵刃,舞蹈于神明之前。”清嘉庆十年澄海县令王岱的《迎春韵》中有诗句“逐例歌吹向里迎,童妪随车杂沓开”,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活跃于闾里村寨的娱神、娱人群舞。

  潮汕民间舞蹈所展示出来的风格是刚劲、矫健、勇猛、威武。这种风格的形成和潮汕地区的自然环境、传统精神有密切的关系。其一,潮汕民间的舞蹈,特别是男子舞蹈表现出阳刚之美,这是因为潮汕古时环境险恶,自然灾害严重,人们长期与自然作斗争和出海捕捞、出海贸易,形成了冒险、顽强的性格;其二,在历史传统上古南越族就以“骁勇”著称,据《岭南文化》记载:“秦曾发兵南征,南越族人英勇抗击,秦兵伏尸数十万败退。”在以后的宋末元初、明代、明末清初,潮汕人民抗元、抗倭寇、抗清以及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英歌舞、车鼓舞、布马舞等舞蹈正是南越传统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其三,武术南拳的影响,如英歌舞把南拳的“大箭马”和“拦点”、抛、削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所有动作都显示出勇猛彪悍的阳刚之美。

  潮汕民间舞蹈的音乐通常是潮州锣鼓乐,以打击乐为主,节奏上的方正、对称、刚强、威武与舞蹈律动上的刚劲、矫健、勇猛、威烈风格相统一,构成了热烈、高亢、昂扬、宏大的舞蹈场面效果。

  潮汕民间舞蹈有几十种,因其有相对稳定的播布区而使不同种类及风格得以保存发展,如英歌舞主要在潮阳、普宁一带,澄海则以动物舞蹈著名。

  潮汕民间舞蹈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广场舞蹈:英歌舞、车鼓舞、赞鼓三点金等。

  第二类为动物舞蹈:蜈蚣舞、鳌鱼舞、双咬鹅舞、骆驼舞、麒麟舞、龙灯舞、鲤鱼舞、醒狮舞、舞九鳄、舞龙、布马舞、孔雀舞、啄鹤舞、水族舞等。

  第三类为酬神舞蹈:主要出现在宗教祭祀活动中,如佛事中的“挨池”、“过桥”、“走四方”堂庙等舞,祭祀中的酬神群舞,道教中的“九莲灯”等,钱鼓舞、赞鼓舞蹈、舞九鳄也可列入这一类。

(编辑:admin)

若本站收录的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侵权内容!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上一篇:陆丰清峰寺 下一篇:潮剧《濠城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