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英歌舞 -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2-08 08:52:38   浏览次数:269

  英歌舞是流行于潮汕地区普宁潮阳惠来及福建南部地区的一种群众性广场舞蹈,糅合民间舞蹈、南派武术、戏剧演技等地方艺术为一体,被誉为“中国汉族男子汉典型舞蹈”。潮汕英歌舞所体现的粗犷豪放、刚健威猛等特色让许多从事舞蹈的艺术家叹为观止,因而也有“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普宁英歌”之美誉,普宁、潮阳也因此获得“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2006年5月20日潮汕英歌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汕英歌舞

  起源和分布

  潮汕英歌舞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关于英歌舞最早出现的时期,大多认为是在明代中后期,所引资料都是清顺治吴颖《潮州府志》卷六:“农都春是数十辈,插秧田中,命一人挝鼓,每一鼓一巡,群歌竞作,连日不绝,名曰秧歌。”只是这种表演形式描述与今天的英歌舞有很大的差异,且从地方典志,甚至于民间竹枝词,在有关潮汕民俗特别是元宵活动的记述上,提及的多是“无异中州”。不过可以看出当时汉民族最为普遍的民间艺术——英歌舞在今潮汕地区很盛行。

  英歌舞主要分布于粤东潮阳、普宁、惠来、海陆丰以及闽南漳州等地,尤以潮阳、普宁最盛。如今,潮阳的4个街道、9个乡镇,几乎镇镇都有英歌队,有的镇甚至同时拥有几支不同风格或不同年龄结构的英歌队伍。而普宁市的422个乡镇管区,基本村村有英歌队,实力较强、水平较高的有160个队。有的村可同时组织六班英歌队(泥沟村)。近年来,两地还出现了不少“女子英歌队”“少年英歌队”。

  表演队伍

  英歌队伍的人数在一般依各村落男丁而定,都是偶数,至少16人,最多不超过108人。一般多为36人,俗称三十六天罡;或72人,俗称七十二地煞。表演分为前棚、后棚。现英歌舞一般指前棚表演,后棚表演已基本略去。表演内容多为表现梁山泊英雄好汉乔装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或是梁山泊英雄好汉乔装劫法场救宋江,现主要是取材于前者。表演队员随着锣鼓声,敲打英歌槌或手鼓,同时不断变换舞姿及队列,组成各种图案,表现不同情绪。前棚表演结束后,就是后棚表演,一般多为戏曲表演及武术表演。

  英歌队一般设有两领舞者,分别为红面红须的“头槌”,多装扮为秦明或关胜;黑面黑须的“二槌”,装扮成李逵。另外“舞蛇者”为时迁,主要是协助指挥引舞。有些可能还有“三槌”鲁智深,“四槌”武松。司鼓的扮演者一般为宋江或林冲,这是脸谱最常见的。此外有些英歌队还有举号令旗的公孙胜,这些角色比较固定,也为观众熟悉。其他就不太固定,但一般有顾大嫂、孙二娘、史进、解珍、解宝、杜迁、宋万、孔明、孔亮、李应、邹渊、邹润、刘唐、杨雄、凌振、张顺、燕青、王矮虎、孙新、张青、花荣、杨志、穆弘、雷横、范瑞、柴进、呼延灼等。

  一般脸谱化妆都是自己化,除了一些较为复杂的脸谱由化妆师帮忙,或演员间相互帮忙。化妆时要先净面然后用二寸宽的黑布带将头发向后勒紧(即“勒头”,潮语称为“头巾”),这样能让肌肉展平。武将的化妆是直接画在脸上(行内称为“勾脸”),而文将则要先用手蘸色在脸上揉均匀,接着才开始画眉、画眼窝、鼻窝、嘴角、脸膛,最后才画脸纹。上色也有一定的顺序,先黑色,再用白色,最后是其他颜色。因英歌舞演员是扮演梁山好汉,为表现草莽英雄的形象,有胡须的多用满髯,而特定人物又有特定胡须,如鲁智深用“虬髯”。有的演员有时还会袒露上身,直接画花纹在身上。至于里面的女性角色,都是由男子扮演的。

潮汕英歌舞

  表演类型

  潮汕英歌舞在广泛的流传中形成不同的流派、风格,若按舞蹈节奏的板式划分,可分为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及快板英歌。

  慢板英歌:表演者所执的英歌槌较其他类型的略长,约60厘米。英歌槌的敲打节奏,一般配合锣鼓声三四下一组动作,而且每次击打英歌槌,都会有一个动作表演。这种类型的英歌主要集中在潮阳区棉城附近,表演者也没有宋江、时迁等梁山好汉脸谱。其打法单纯古朴,被认为是最早出现的英歌舞。

  中板英歌:中板英歌的英歌槌长度为57厘米,其节奏相比慢板英歌要快,英歌槌的敲打节奏以五、七、八、十、十一、十三等各组成一组动作。表演者没有时迁这个“舞蛇者”脸谱,动作以南拳中的“大站马”等为基础。

  快板英歌:快板英歌的英歌槌长度最短只有40厘米,而节奏是最快的,讲究快击快收。没固定的英歌槌敲打节奏而另有其独特方式。快板英歌再细分的还有尖山英歌、南山文派、南山武派、对打套式之分。

  演出活动

  “文革”以前,潮汕英歌舞的的专门研究论文、专著极为少见,仅在报刊上偶有英歌舞活动的报导。1953年6月,普宁南山、涂坑、咸寮英歌队参加全国首届民间艺术汇演,随后,华南歌舞团的专业舞蹈工作者赴潮汕采风,整理后搬上舞台演出。北京舞蹈学院、广东舞蹈学校都把英歌舞编为民间舞蹈教材。“文革”时期,这一民间文艺依然活跃。1972年,潮阳英歌舞第一次被搬上舞台。

  在潮汕英歌舞众多的演出活动中,尤值得提及的两件事:其一,1983年3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被列入国家第六个五年计划重点科研项目,编篡工作全面铺开,英歌舞再次引起关注。其二,1989年9月普宁的“广东省首届英歌学术研讨会”和1997年首届潮阳英歌艺术节,既弘扬了潮汕传统文化,又促进了潮汕知识经济与文化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英歌舞的表演、传承保护和研究活动。?

  潮汕英歌舞的演出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从上世纪20年代到2005年,仅潮阳一地,就多达50多次,呈现出逐年递增、规模扩大之势。其最高层次,当属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活动。2008年8月3日,南山英歌队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以八分钟演出《英歌飞进北京城》,献礼北京奥运会。

(编辑:admin)

若本站收录的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侵权内容!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上一篇:陆丰清峰寺 下一篇:潮剧的起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