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音乐 -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2-08 08:52:42   浏览次数:871

  潮州音乐从广义上包括锣鼓音乐、弦诗音乐、笛套音乐、庙堂音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等几大类,除戏曲和说唱属于有文字的声乐外,其余都为纯器乐。一般所说的潮州音乐(或潮州民间音乐),就是指前几类的纯器乐。

  潮州音乐中最古老的是弦诗乐。弦诗乐取名于雅乐。《墨子·公孟》中就有“诵诗三百,弦诗三百”的记载。明清两代尚有《笙诗乐谱》、《筝诗谱》、《锣鼓诗》等乐谱称谓。其演奏形式,以板击节,二弦领奏,伴以椰胡、小三弦、小笛(品仔)、竹弦等。20世纪30年代以后,增加扬琴、二胡、中胡、低胡等。演奏组合可大可小,小者三五人,大者几十人,常见的为近10人。弦诗乐的代表作有《寒鸭戏水》、《春月明》、《浪淘沙》、《路》、《柳青娘》等。

  套笛音乐主要流行于潮阳一带,又称潮阳笛套。笛套音乐分古乐、大锣鼓、苏锣鼓等3种。都以大笛为领奏,吹管组由笛、管、笙、箫配搭成套,辅以三弦、琵琶、筝、月琴、秦琴、西秦弦、椰胡和竹弦等弹、拉乐器;乐曲多以数曲组成一套。但因其组合的打击乐器和演奏的曲目不同,情调各异。主要曲目有:《四大景》、《冲天歌》、《八仙欢宴》、《将军令》等。

  庙堂音乐其曲调主要有“香花板”和“禅和板”两种。“香花板”是本地最古老的佛乐,与潮州民间小曲相互影响,互有浸透,主要用于应赴做佛事时的唱诵伴奏,旋律热烈昂扬,跌看活泼,颇受群众欢迎。“禅和板”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由潮州俗家佛教组织——念佛社社友邱家样与开元寺僧释可声同创;另一说是乾隆年间从广州方面传来,再与潮乐小曲结合而成。无论哪一种说法,“禅和板”已成为富于潮州地方色彩的音乐形式。它主要用于寺庙唱诵,旋律徐曼优美,令人心旷神怡。在法器伴奏方面,又从禅和板上创造出一种叫新“七星板”的节奏形式,使音乐节奏更显得生动活泼。

  锣鼓乐尽管形成的历史较短(约于清代),但却在潮州的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潮州大锣鼓,它虽脱胎于正字戏和潮州戏,但由于适应民俗活动游行的要求,在解放前潮州城的十三个锣鼓馆激烈竞争中不断发展,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解放后潮州大锣鼓曾多次上京参加艺术汇演获奖。锣鼓乐以粗犷雄浑的气势为特点,但又不乏轻快悠扬,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代表曲目有:《抛网捕鱼》、《春满渔港》《双咬鹅》等。

  潮乐内容十分丰富,它很好的保留了中原音乐的一些内容,它纯朴、平和,没有现代社会的喧嚣与浮躁;它自然、本色,没有某些音乐的造作。目前潮州音乐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关心和努力下正得到挖掘和进一步的完善。

(编辑:admin)

若本站收录的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侵权内容!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上一篇:陆丰清峰寺 下一篇:潮州大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