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老辈人经常说“七铺路远”,原意是两地相距甚远,后来引申为两种事物差别很大,相去甚远,不能简单地作类比。 这个俗语源自一个历史故事: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潮阳县城的陈大器任河南道监察御史,人称陈御史。一日,陈大器与原籍潮阳县贵屿镇的陈国舅(即陈北科)同时上朝。嘉靖皇帝知道他们是同乡同姓,就问陈大器:“陈卿,你与国舅同乡又同姓,老家是否在一起?”陈大器为人老实,就如实呈报:“我们两人虽是同县人,也都姓陈,但臣是县城陈,国舅是贵屿陈,贵屿离城还有七铺路远哩!” 嘉靖皇帝不明白“七铺”是何意,就再次发问。 机灵的陈北科抢先上前奏曰:“万岁啊,我与御史家厝屋相连,御史的意思是说我们两家离得很近,距离只有七步,小时候我们还经常在一起玩呢!” “噢!”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陈大器在旁也不便辩白,只好作罢。 从此,“七铺路远”这个俗语便在潮汕地区流传开来。
那么,“七铺”到底有多远呢? 潮阳话中的“铺”字,来源于古驿道。 古驿道又称驿路、官道,是中国古代陆地交通主通道,主要用于传递文书、输送物资、人员往来的大道。驿道上每隔若干里设置一个驿站,驿驿相接,沟通了中央与地方及地方之间的交通线,使政令通达、军报快捷、民情流畅。在明代,驿道以“三十里一驿、十里一铺”。因此,后来潮阳人都以“铺”作为距离单位,即10里(5公里)为一铺。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知道“铺”是什么意思了。但老一辈的潮阳人都知道,“一铺路”是5公里,“七铺”就是35公里。 以前交通不便,出行基本靠步行。如果两地相距“七铺”,得走上八九个小时,要从清晨一直走到黄昏才能到达。相距这么远,陈北科和陈大器别说小时候一起玩,要碰上一次都很难。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