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彩瓷的前世今生 -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2-21 08:45:34   浏览次数:833

  潮州彩瓷简称“潮彩”,工艺历史悠久。唐宋时期潮州就有陶瓷生产,可谓“有瓷即有彩”。潮州彩瓷通过千百年来艺人的不断推陈出新,演变并世代相传至今。潮彩已形成了具有岭南文化独特风格的陶瓷釉上新彩绘品种,体系完整,名师巧匠辈出;工艺精湛,佳作精品无数,饮誉海内外。

  潮州陶瓷彩绘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潮州就有瓷器生产,著名的笔架山窑(宋窑)瓷器已有刻花、画花、堆花等釉下装饰。明朝是青花瓷发展时期。清初粉彩流行。潮彩萌发于晚清时期。同治末年(1874年),枫溪瓷区已有公合成、永利、和顺诸家彩馆从事瓷器彩绘作业,这是潮州“十窑彩”之始。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枫溪陶瓷工人姚华首先在枫溪首开釉上彩瓷庄,从此潮州就有彩瓷(据考证,当时各产瓷区还没有釉上彩)。光绪十五年(1889年),枫溪人吴合禧又在西门街开创玉顺瓷庄,随后枫溪人纷纷进城开办彩馆,由此彩瓷业迎来新的发展时期。瓷商从广州引进釉上彩颜料及样品,并把各地(主要来自饶平)白瓷集中在潮州设点加工,并称之为“本彩”(意即在本地加彩)。颜料主要来自广州。

  当时加工的器形品种不多,为主是些博古类的盘、碗、杯、碟等。装饰形式以绿底,绿边中间饰花为主,画面多为四季花加梅、兰、菊、竹、荷花、牡丹及花蝶。后来进一步发展到使用粉彩原料。绘画题材也由原来的四季花蝶扩展到人物画。画工比较精细,装饰技法也由原来平涂摺彩发展至洗染。这一时期,枫溪、潮州城有彩馆20多家,从业300余人。

  清代,潮州民间工艺百业俱兴,名师辈出,艺人济济,出现了“绘墙画、画佛像、彩花灯、描绣稿、捏面塑、画候壳扇”的艺人如谢兰圃、庄淑舆等名家,他们一专多能,既画扇又画绣稿,也兼彩瓷。如庄淑舆、许云秋等人,他们师承闽派著名画家詹云技法,将人物生动地绘制在洁白的瓷面上,产品富有国画味,达到新的境界。宣统二年(1910年),潮州彩瓷艺人廖集秋和许云秋、谢梓庭等人的潮彩作品——1.2尺的“百鸟朝凤四季盘”及釉上彩绘人物盘、碗等器皿,参加在南京举行的南洋第一次劝业会,获得高度评价。

潮州彩瓷

  民国年间,潮州彩瓷业继续发展。1914年,廖、许等人的作品被选送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展出。潮彩作品开始在国外留下好的印象,自此,颇负盛名的“潮彩”誉飘海外。潮州陶瓷产区有彩馆近百家,从业人员千余人。抗战前,由于国外市场的需要,加上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并引进国外陶瓷釉上彩绘原料(其色薄、透明、鲜艳夺目),才在原来本彩基础上转变为现在的潮彩。

  抗战时期,由于潮汕沦陷,各经营彩馆分别向内地迁移,原来在潮州的彩瓷工人技艺人员也分别向大埔高陂、饶平、兴宁、梅县等地扩散,并在这些地区扎根传播技艺,加速了当地彩瓷业的发展。抗战胜利后,潮州各家彩馆陆续复产。汕头市也开始发展彩瓷生产。

  1950年,由潮州(源裕、通利、南兴、玉顺、双艺、合成昌、陶成玉)七家私营彩瓷庄重新组合,成立潮州城镇联营彩瓷庄。1952年9月,成立不久的联营彩瓷庄因无法经营,资本家全面解雇工人。不少技艺人员分散到周边各地(包括香港、澳门)。随着合作化运动的发展,由17名失业技艺人员成立彩瓷加工组,生产自救,此后发展至22人。潮彩由此初成雏形并发展。1954年又成立潮彩生产组。人员达40多人。1956年,流落在港澳、高陂、饶平等地的几十位潮彩艺人回到潮州并成立彩瓷生产合作社,人员发展至70人左右,1958年发展到108人,到1969年已发展至500多人。

  随着外贸出口和内销旅游的需要,彩瓷工厂日益增多,发展壮大,盛况空前。短短20年时间,潮州市有彩瓷专业厂6家,发展最快当属潮州彩瓷厂。据不完全统计,最高拥有4000多名职工和一批潮彩艺人、工艺师、技术人员,年生产瓷器4千万只(件)以上,产品遍及国内28个省市,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地区),占汕头口岸年出口彩瓷器60%以上。

  然而,在20世纪末,因种种原因,潮州彩瓷技艺出现人才断层,后继乏人,日渐衰落的局面,行业生产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为了使潮彩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近年来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有关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政策,潮州彩瓷被列入保护工艺门类,同时“潮州彩瓷”也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重点保护项目。

(编辑:admin)

若本站收录的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侵权内容!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上一篇:陆丰清峰寺 下一篇:潮彩的历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