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涤新(1906.10.25—1988.2.8),曾用名许声闻,方志治平。广东揭西人。1933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商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社联研究部副部长、宣传部长、党团书记等职。1934年,任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组织部长。1935年2月,因叛徒告密在上海被捕。狱中克服困难,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抗战爆发后,国民党被迫释放政治犯,恢复自由。
人物简介
1906年10月25日,许涤新出生于揭阳县的棉湖镇(今属揭西县)的一个小学教师家庭。1920年在故乡兴道小学毕业。1921~1924年就读于揭阳榕江中学,在校时参加新学生社,开始受革命思想影响。毕业后在汕头市普宁旅汕小学任教。1925年秋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6月考入广州中山大学文科预科班,并参与校内社会科学研究会的组织领导工作。
1927年,许涤新被中山大学开除,7月考上厦门大学,因无钱交学费,回故乡自学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和历电唯物主义着作,对政治经济学开始产生浓厚兴趣。1928~1932年,先后就读于厦门大学和上海劳动大学,研究《资本论》。
1931年冬在上海加入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任研究部副部长、宣传部长。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日战争后,主编《社会现象》周刊。同年夏,担任中国文化总同盟秘书,后参加“文总”机关刊物《正路》的编辑工作。7月转入国立上海商学院,于1933年毕业。5月,经杜国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社联”常委、党团书记,中共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组织部长,常在《东方杂志》、《新中华》等刊物发表有关经济和国际问题的文章。
1935年2月19日晚,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第3次大破坏,许涤新被国民政府逮捕,关进苏州陆军监狱。直至1937年国共合作了《战时中国经济轮廓》、《中国经济的道路》、《现代中国经济教程》等着作。1945年日本投降后,组织中国经济事业协进会,开展中共在经济界的统战工作。
1946年5月,随中共代表团到上海,任中共上海工委财经委书记。同年秋,中共代表团撤离时,他被派往香港,任中共香港工委财经委书记,香港版《群众》周刊编委,创办香港《经济导报》,并组织了香港工商俱乐部,宣传中共的经济政策。撰写出版了《官僚资本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和《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第一、二卷。还创办了新侨公司、新联公司,以帮助解决驻港经费问题。1948年秋,兼任中共香港工委统战委员会书记,并以方潮声为名,任香港《大公报》副刊《经济生活》主编。
1949年4月许涤新从香港到北平。5月随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进入上海参加接管工作,历侵上海市军管会财经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工商处长(9月改市工商局,任局长),华东财经委员会副主任。10月任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并教授政治经济学课程以培养财经干部,投入打击授机和平稳市场物价的斗争。1950年3月,任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部长。1951年10月任上海市人民政府秘书长。1952年底调北京后,历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八办公室副主任、工商局长兼中共党组书记。
1955年12月许涤新被中国科学院聘任为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58年3月应对外文委邀请,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出访意大利、英国、比利时、瑞士、苏联等国。1962年出版了《中国过渡时期国民经济的分析(1949~1957)》一书。1966~1976年间复读完了《资本论》,写下了45万字的笔记,又编写出《论社会主义的生产、流通与分配》一书(1979年出版)。1977年7月侵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1978年任副院长。
1979年2月,许涤新撰写批判文章《论穷过渡》。1979年编着《百年心声》一书。198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任命为汕头大学首任校长(1986年改任名誉校长),并担任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相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长。1983年4月被聘任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编辑委员会主任和主编《政治经济学辞典》,还先后出版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变革》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1986年8月~1987年,许涤新撰写了回忆录《风狂霜峭录》,并为上海党史资料写丁《马思南路的日日夜夜》一文。中共“八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三届委员和全国人大第一、三、五、六届代表,全国人大第五、六届常委会委员,曾列席参加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和党的十三大开幕大会。1988年2月8日在北京医院病逝。
大事年表
许涤新(1906-1988),1906年10月25日出生于广东省揭阳县棉湖镇。
1925年:3月赴汕头普宁旅汕小学任教师,是年秋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6年:6月考入广州国立中山大学文科预科班,任共青团小组长。
1933年5月:经杜国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5年2月—1937年8月:由于叛徒告密被国民党逮捕入狱,卢沟桥事变后经南京八路军办事处交涉释放。
1938年—1939年:《新华日报》在武汉出版,任社论委员会编委。后任《新华日报》党总支书记。
1940年冬—1946年4月:调南方局宣传部,协助董必武工作。
1946年4月—1948年:先后任上海工委下属财经委书记,香港港工委下属财经委书记,香港《群众》周刊编委,《华商报》编委,《大公报》副刊主编。
1949年5月—1952年:随陈毅部队解放上海,任上海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等职。
1952年9月—1966年6月:调北京工作,任中共中央统战部秘书长兼中央私营企业局局长,并协助全国工商联和民族建国会工作。1964年被选为第三届人大代表。
1966年9月—1972年12月,被中央统战部造反派勒令靠边、检查并开始受到批斗。
1978年:当选为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1981年:被高教部任命为汕头大学校长。
1982年:被聘为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顾问。
1988年:因病在北京逝世。
学术思想
许涤新认为,
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人类生存的永恒条件。生态平衡规律同经济领域中的许多规律是息息相关的。如果以破坏生态平衡来追求经济效益,势必造成再生产的失衡和中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当注意把经济平衡、经济效益同生态平衡、生态效益结合起来。早在1980年,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他就提出了研究生态经济问题的重要性。此后,他主持召开了多次学术讨论会,以组织和推动一批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和经济学家、一批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协作,来开展生态经济学的研究。
在生态经济研究有一定发展的基础上,为逐步建立生态经济学理论体系作准备,他在1985年出版了《生态经济学探索》一书,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性质、任务、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等许多重要问题,都作了论述。稍后,并主持编撰了一部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生态经济学》,于1987年出版。
在他的倡导下,一些高等院校也开设了生态经济学的课程。他又受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的委托,担任《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的主编,主持编写了中国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方面第一部系统的具有宏观指导作用的纲领性文件。他以经济学家的历史责任感和科学敏感,开拓了中国生态经济学的研究,抓住了这个关系到国民经济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给以有力的推动。
职业成就
对中国经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全过程作出系统研究,是许涤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色。从20世纪30年代起,由于工作关系,他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下旧中国的国民经济现状有深切的了解,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在解放区的实践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从40年代后半期开始,他就着手研究旧中国的国民经济。
在这期间,他先后撰写出版了《中国经济的道路》、《现代中国经济教程》和《官僚资本论》等书。在这些著作中,通过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分析,系统地论证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实现的前提,论证了通过新民主主义经济走向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光明道路。这些著作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变关头,在全国尤其是在国民党统治区,起到启蒙作用。许涤新新信札中国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为背景,在建立了人民政权的条件下,经过和平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现的。这个改造尽管有正面经验和反面教训,但它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是一个创举,提供了一种新的经验。
他对旧中国的经济既有深入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又长期担任政府经济部门的领导职务,参与了恢复国民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全进程。社会实践推进理论探索。从1957年开始,他就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践的结合上,着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形成和成果。于1957年撰写、1962年修订出版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分析》,1980年撰写出版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变革与经验》两书。在这些著作中,他以丰富的史料,系统地探讨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进程。从工业、农业、贸易、国民收入分配和社会再生产等方面,从不同性质经济规律的消长中,考察了经济变革的成果。
1960年春,周恩来向许涤新提出,现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已基本完成,应当对它作一个历史总结,并把编写一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的任务交给他。他把编写这部著作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重要实践。于1962年就着手筹划,从收集整理资料人手。由于10年动乱中断,于1978年才组织写作队伍重新工作。他拟定了指导思想,编写了提纲,撰写了总序。至1993年,这部200余万字三卷本经济史巨著,在他的这个思想指导之下终于完成。
资本论出版
在10年动乱被关在“牛棚”中,许涤新重读了《资本论》,写下了40多万的读书笔记。
1979年撰写出版的《论社会主义的生产、流通和分配(读资本论笔记)》一书,就是根据这些读书笔记加工整理而成。在这部著作中,他以马克思《资本论》中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废除以后有关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的提示为线索,来考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构筑自己的理论体系。1983年,他又将这部著作修订再版。按照他的愿望,这部著作应当是一个不断的再实践、再总结的过程。但也提出了许多值得重视的论点。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许涤新的著作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资料,也存在着历史的局限,然而他重要的贡献还是治学的学风。他的一生,兼革命家和理论家于一身,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也是他治学的首位要求。
1977~1988年的专辑
1977年,许涤新在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期间,受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教育部委托,由他担任主编,编写一部适合广大干部和大专院校师生需要的《政治经济学辞典》。
1978年,国务院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他担任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并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主编。他组织全国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财经部门数百名学者、专家进行编撰。这两部大型辞书于1980年、1988年先后出版。它们是中国建国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成果的一次重要阶段性历史总结。1989年,出版了他的自传式回忆录《疯狂霜峭路》,记录了他在革命斗争中的艰难历程。1979年出版了《百年心声》的诗话。这是一部记述鸦片战争以来革命家和志士仁人反帝反封建慷慨悲愤情怀诗词的诗话,编写这部诗话也寄托了他坚强的革命意志和爱国热忱。
许涤新进入耄耋之年仍然夜以继日地工作。他的著作都是严格按照计划写出来的。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间,工作虽然非常繁忙,但他仍然写出了上百万字卷帙浩繁的著作。
1988年1月,在他生命的最后日子里,已经无法下床,病痛使他不时低声呻吟,但他仍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做完四件事情。一是将为胡子昂先生回忆录所写序言修改定稿。由于手发抖,字写不好,只好请夫人方卓芬重抄送去。二是请中共中央组织部来探望他的,回去转告组织,抗战后期,经中共中央南方局批准,在重庆成立的“中国经济事业协进会”,是党的外围组织,在当年民主运动中作过不少工作,应当承认这些的革命历史。三是请曾帮助他编撰过《政治经济学辞典》和《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的来医院,嘱咐他们将这些辞书中已落后于实践的条目尽快修改,准备再版。四是为纪念重庆《新华日报》创刊50周年,艰难地口述了一篇回忆录《回忆《新华日报》的筹建》。
主要著作
《中国经济的道路》(1946年)、
《官僚资本论》(1946年)、
《政治经济学辞典》(上、中、下册,主编,1980~1981年)、
《生态经济学探索》(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