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以来,潮汕宗祠建筑如雨后春笋般遍布潮汕城乡各地。作为潮汕古建筑装饰文化的组成部分,石雕装饰工艺也随之步入鼎盛时期。清代的潮汕祠堂石雕工艺精湛,特色鲜明,形象生动,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是一份颇具研究价值的文化遗产。
潮州陶瓷工艺源远流长,惟妙惟肖的陶瓷工艺品体现了中国陶工聪明的智慧和所耗费的心血,令人不禁慨叹它是如何诞生的。下面介绍陶瓷制作过程中的五个主要步骤(取土、成形、上釉、装饰、烧制),来说明潮州陶瓷工艺制作之精巧。
潮州是中国瓷都,也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陶瓷产区。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潮州人就利用当地的瓷土生产出各类精美的陶瓷器皿。潮州陶瓷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借鉴和吸纳具有潮州文化特色的泥塑、木雕、潮绣等民间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
潮州瓷器彩绘与潮彩,有着不同的含义。前者指任何工种、颜料用于各类瓷器的装饰的称谓;后者是清末运用新彩颜料,在传统釉上彩绘艺术而成独特地方风格的通称。
潮汕抽纱源于历史悠久的潮绣,而潮绣与广绣又合称为粤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老一辈的潮汕人统称潮绣品为顾绣品,而顾绣品则出自明代顾名世之手,可见潮绣确有其悠久历史。同时,从潮州北郊明代古墓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到的刺绣品,已具相当工艺水平。
潮汕抽纱源于潮绣,又名抽绣,俗称白纱。江浙一带称为花边,北京称为挑补绣。抽纱一词,是从英文drawnwork转译过来的,指根据图案设计,用小剪刀在布料上将花纹部分的经纱和纬纱挑断抽出,然后在剩下的稀疏经纬纱上用绣线加以连缀,呈现透空花纹图案而制成的手工艺品。
潮汕嵌瓷,是潮汕地区著名的传统手工艺,俗称贴饶、扣饶、聚饶,在台湾则称“剪黏”。主要材料是选用各种颜色的精薄瓷器剪取成所要表现对象的瓷片,也称“饶”片。嵌瓷与木雕、石雕并称潮汕三大建筑装饰艺术,起初的嵌瓷主要用在祠堂、庙宇及民居“四点金”、“下山虎”
回顾汕头抽纱百年历史,有两位人物不可遗漏,一位叫林赛玉,一个是林佳合。两人一工一商,均对汕头抽纱迅速向全世界传播起到了不可磨灭作用。
潮绣发源并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与我国苏、湘、蜀、粤四大名绣比较,都显出自己技艺精湛的特点,故而它提高了潮汕的知名度。潮州刺绣艺术作为传统的潮汕手工艺,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实用装饰品上。
在潮州工艺美术门类中,民间从事刺绣专业人员超过10万人(不包括抽纱工人),且新品种层出不穷的,首推潮绣。潮绣历史悠久,源于何时,说法不一。较为流行的说法是始于唐宋,有的专家则以未能直接找到史料记载而有异议。
在潮绣发展史上,曾出现过不少名艺人,除了清末的“二十四位刺绣状元”外,当代名师艺人令人瞩目。
外地人都说潮汕话难懂,很多人在潮汕呆了多年都没能学会。也难怪,潮汕人说的话大多是源自两千年前的中原古汉语,时间跨越先秦、汉魏及六朝。你用普通话与“古人”交流当然难以沟通了。不仅如此,日本、韩国、泰国、印尼、马来等国家的语言里也有大量潮汕话谐音的词汇,
潮州话,是潮汕地区的母语方言,广泛分布于广东省东部以及海内外潮汕人聚集的地区。潮州话也称为潮汕话、潮语,英文写作Teochew或者Chiuchow,因源于古代潮州府而得名,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语系次方言,也是中国距今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之一。
汉语有八大方言,潮汕话作为闽南语的一个分支,其覆盖的潮汕地区面积仅约一万平方公里,然而就在这片地少人多的土地上,却还分化出了以近代时期的县为单位,每县各具一种特点鲜明、容易辨识的地方口音。
潮汕地区位于广东最东部,毗邻福建闽南地区,潮汕话公认是闽南话的近支,国内外总使用人口大概有三千万左右,但其下层分支纷繁,各种分支远远超过俗话说的“潮汕九县,县县有语”。不过,其中最为特别的语言现象,可能要算是潮州话与潮阳话的语调对比,这两种话几乎完全
潮汕方言,即潮汕话、潮州话,是闽方言中的闽南系分支,主要为潮汕地区和海内外的潮汕人所使用。此外,梅州丰顺和海陆丰的一部分地区也有使用潮汕话的。潮汕话是一门很独特的方言,其独特之处不单表现在外地人难学会,也体现在它与古汉语的密切联系,更反映在它内部不同
潮汕话,也称为潮州话、潮语。现代潮汕话源自古闽南语。潮汕先人本来居住在中原一带。公元9世纪约唐代开始至15世纪期间,为了逃避战乱,一些中原汉族人往海边迁徙,到达福建莆田,定居一段时间之后,又集体向南迁徙到广东东部,即今潮汕地区。
潮汕俗语典故是潮汕人民千百年来在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流传下来的,是潮汕方言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潮汕文化领域中灿烂的艺术结晶,它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潮汕歇后语发源并流行于潮汕大地,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它们内涵丰富、深厚,用词精炼、形象生动,结构相对固定,且多押韵,琅琅上口,易记易传,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潮州歌册是潮汕民间文学中最流行的说唱文学,又名府城歌、七字歌,一般认为由唐代以来的潮汕弹词演变而成,形成于明代中叶,繁盛于晚清至民国。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作为一种自娱互乐的民间文艺活动,它深深扎根于群众中,很受民众尤其
潮汕地区在古代属越地,从晋代左思《吴都赋》中津津乐道的“荆艳(艳,歌曲名)楚舞,吴俞(音yu,即歌)越吟”来看,我国南部的声歌乐舞还是很发达的。可是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潮汕歌谣的产生和传播都没有文献记载,但客观上看民间歌谣应该是存在的。
潮汕饮食文化植根于千家万户,是由潮汕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共同创造的。因而在潮汕民间,广泛流传着不少关于饮食方面的俗语、谚语。这些由群众创造的俗语谚语精辟、形象、生动,有不少是对潮汕饮食规律、经验的总结,对我们进一步了解潮汕饮食文化的特色、民俗风情有
关于歌谣内容的分类,在全国或潮汕地区都是个尚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准备按照周作人1922年提出的分类原则,即将歌谣区分为情歌、生活歌、滑稽歌、叙事歌、仪式歌、儿歌6种,再加上潮汕特有的过番歌,一共7种。分别就它们在当地歌谣中的比重、它们反映出的社会面貌和文化内
潮汕地区的民谚不大流行,俗语却俯拾皆是。一般来说,每条俗语的背后,都有一则俗典,从中可以看到许多正史不记的历史事件、不复存在的古俗等等。
潮阳老辈人经常说“七铺路远”,原意是两地相距甚远,后来引申为两种事物差别很大,相去甚远,不能简单地作类比。
潮阳笛套是一种优美典雅的民间音乐,它的来源是宫廷古乐,其发祥地就在潮阳棉城。潮阳笛套音乐的形成和发展,与棉城历史上的“赏仙会”有密切关系。
潮州大锣鼓植根于潮汕地区 ,广泛流传于粤东、闽南和东南亚各地,有着“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瑰宝”的美誉。它是以大鼓为中心和指挥,以各种锣、钹等多种打击乐相配合,弦乐以唢呐等为主奏并配以管弦乐的大型合奏式音乐品种。
潮州音乐从广义上包括锣鼓音乐、弦诗音乐、笛套音乐、庙堂音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等几大类,除戏曲和说唱属于有文字的声乐外,其余都为纯器乐。一般所说的潮州音乐(或潮州民间音乐),就是指前几类的纯器乐。
潮州音乐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除了源自中原古乐、词牌曲调、民歌小调、兄弟乐种和戏曲伴乐之外,更多的是由潮汕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作的、经过历代艺人不断加工与润色而形成的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民间音乐。因而非常明显,潮州音乐实际上是淳朴而又丰富多彩的潮汕民
潮剧音乐包括伴奏音乐,风格典雅、古朴,大概和潮剧音乐的古老传统有关。潮剧本属弋阳腔一支,和昆腔同时,大抵都起自明代,但弋腔的产生和流播要比昆腔早。弋腔、昆腔同属明代两大唱腔,都唱元、明相沿的传奇剧目。